小宅童世代來臨!?兒童身體活動量佔世界排名末班車
學齡前兒童或開始上學的孩童需要更多活動量。現今兒童的活動量日益減少,甚至有些民眾認為,學齡前兒童不必有較多的活動時間。然而,根據兒童醫院醫師指出,許多學齡前或開始上學的兒童,活動量不足、不常到戶外活動,可能影響日後心智發展與生理健康。 中興大學與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合作,分析國內近八年來相關研究報 [...]
學齡前兒童或開始上學的孩童需要更多活動量。現今兒童的活動量日益減少,甚至有些民眾認為,學齡前兒童不必有較多的活動時間。然而,根據兒童醫院醫師指出,許多學齡前或開始上學的兒童,活動量不足、不常到戶外活動,可能影響日後心智發展與生理健康。 中興大學與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合作,分析國內近八年來相關研究報 [...]
孕期水腫可說是懷孕的必經過程,尤其是越到了懷孕中後期,幾乎所有準媽咪都有下肢水腫的困擾。 【孕期水腫的原因】 婦產科主治醫師表示,懷孕所造成人體荷爾蒙的改變,是孕婦下肢水腫的主因,懷孕荷爾蒙會造成孕婦血管通透性的改變,血漿蛋白濃度下降、水分及鈉離子的代謝受影響,較多的水分滲透到週邊組織間隙,再 [...]
嬰幼兒的體質比大人脆弱很多,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,尤其寶寶的皮膚過敏問題,也是作為父母最為煩腦的課題之一。小兒科醫師表示,研究證明,孩子在嬰幼兒時期,若將異位性皮膚炎等問題控制好的話,未來較能夠減緩呼吸道過敏的發展。 有時當孩子皮膚出現又紅又癢的情形時,家長即便帶孩子去就醫,醫生通常開口服組 [...]
許多新手準媽媽認為,只要親餵母乳就不會有塞奶的問題。其實,哺乳之路不好走,從一開始的發奶,到可能發生的塞奶,以及最後結束哺乳時,還需順利退奶的過程,可能都會遇上不少問題。哺乳中的媽咪,人人心中都有一套武林秘笈,然而這些「傳說中好發奶、治塞奶、好退奶」的食物,究竟哪些是哺乳媽咪們的救世主呢? 【 [...]
「新生兒篩檢」可及早發現症狀不明顯的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。為了讓更多罹病的新生兒及早確診,衛福部國健署擬將新生兒篩檢項目自現有的11種疾病擴大為21種,希望讓病童在黃金期接受治療,新制預計今年10月上路。 2006年7月起,國健署開始補助「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篩檢」,運用串聯質譜儀檢測遺傳性疾病 [...]
端午節將至,有許多家庭會DIY粽子,而其中用來泡糯米的「鹼粽水」,其實存在著灼傷食道的危機。 誤食鹼粽水,食道灼傷、胃破損 日前,一名5歲孩童被送往急診,原因是這位孩童當時因呼吸道感染正服用藥水治療,且藥水需要放進冰箱保存,但家長餵藥時卻拿錯瓶子,讓男童誤食約5cc 、PH值大於12的鹼性溶液 [...]
爸媽知道什麼是「雙酚A」嗎?其實雙酚A無所不在!除了大家較熟悉的塑膠材質容器,舉凡電子發票、ATM提款明細、信用卡簽帳單等感熱紙都是含有雙酚A的。 醫師提醒,接觸這些紙張後,務必先洗手再吃東西,以免把雙酚A吃下肚。 什麼是「雙酚A」?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資料顯示,雙酚A結構類似 [...]
當寶寶準備出生時,胎兒的頭會朝下,屁股會在上面,手腳則可以在空間比較大的子宮上方活動;而有些寶寶到了接近預產期時,還是不願意將頭轉到媽媽的骨盆腔來,就形成了「胎位不正」。 所謂胎位不正,包括:臀位、臉位、額位和肩位;臀位是最常見的胎位不正,約佔了3-4%。 「胎位不正」要如何解決呢?準媽咪們一起來瞭解吧! [...]
準備待產包是每個新手爸媽的大事,為了避免媽媽及寶寶住院休養的期間感到不便,或是有手忙腳亂的情形,市面上雖然有販售包裝好的待產包,但是每個人的使用習慣及需求各不相同,因此準備好完備的待產包是相當重要的喔! 【必備文件類】 夫妻雙方的身份證及健保卡、媽媽手冊、B型肝炎登錄表(通常醫院會直接黏在媽媽 [...]
懷孕初期症狀稱為「早孕反應」,每一個人懷孕初期症狀都大不相同,由於胚胎在體內著床發育,準媽媽的身體會出現相當大的變化,因些可能會產生一些不適的反應。 月經停止: 月經沒報到是孕的第一徵兆,也是女性最明顯可由受精後的9~12日內,使用市面上驗孕工具來為自己驗孕。 疲倦嗜睡、全身發熱: 人體在排卵後,會因黃體激 [...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