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奶熊 X 格瑞思】合作專欄

撰文 /楊琬琳  諮商心理師(諮心字第0002633號)

 

「媽媽,我發現小美跟小莉她們在筆記本上寫我的壞話,還常常對我指指點點的…」

『一定是你想太多了啦!做人要放寬心啊。』

身為經歷過風風雨雨的大人,我們大多習得如何面對外界的批評與挑戰,但也因此失去一些對「霸凌事件」的敏銳度,以至我們錯失孩子的求救訊息。進入學校學習後,孩子們經由同儕間的人際刺激學習社交互動、合作、同理心等不同能力,過程中衝突、誤會在所難免,但要如何區分「單一的欺凌事件」及「霸凌事件」呢?

 

判斷霸凌事件之三大因子:傷害性、持續性與權力的不對等

根據諸多研究,我們可以看到霸凌事件通常藉由這三項因素是否出現被定義。

傷害性意旨一方讓另一方受到傷害,包含身體、心理甚至財產上的損害,何種傷害方式並不影響霸凌事件的判斷。例如:肢體霸凌、關係霸凌、性霸凌,皆為霸凌的不同形式。

持續性指的是,這樣的事件是長時間、常態發生,而非僅是單一次的衝突、欺凌事件。

權力不對等則是指受凌的一方因為某種權力不平等的關係,而無法反抗。例如身體身材、人數、甚至是關係上的弱勢。

其中「傷害性」較容易被我們所誤會,誤以為僅有「身體的傷害」才算是受到傷害,但舉凡「關係排擠(我們大家一起,不要理小惠)」、「使用人際壓力威脅別人(你如果不聽我的話,我就叫小璇不跟你玩)」、「偷竊、藏起別人的所有物」等等造成心理恐懼的行為,都算是「傷害」的一種。

 

認識霸凌事件的三種角色

「我看小米不爽很久了,我們下課去打球,不要讓他加入」阿虎對胖胖慫恿道。

「好阿,那我們拿著球從他身邊故意經過!」胖胖回應,同時邀請小猴加入打球的行列。

球場上,小米在場邊詢問小猴自己是否能加入,阿虎聽到後回應「不行,隊伍已經滿了。」

小米疑惑的詢問「可是你們只有三個人阿…」

胖胖回應「我們玩三對三!」語畢,與阿虎兩人訕笑。

小猴雖然覺得氣氛怪怪的,但自己平常跟小米也沒有特別熟,心想「只是打個球而已,不要惹事生非」,也未多說什麼。

上述的情境,若阿虎、胖胖針對小米的「傷害行為」日復一日的持續著,這將形成一起霸凌事件。而以上述情境為例,我們可以看到阿虎、胖胖即是霸凌事件中的「霸凌者」、小米是「受凌者」、小猴則是「旁觀者」。

無論孩子是霸凌事件中的哪個角色,身心都將受到影響。受凌者的心情以及其受到的創傷往往是我們最關注的,受霸凌的孩子很可能會因霸凌事件感到懼怕、焦慮、憂鬱,嚴重者發展成情緒疾患,更甚會影響其自我概念,改變受其一生。而部分的受凌者,也可能出現「報復性霸凌」,在其他情境中重演霸凌行為,成為其他霸凌事件的霸凌者。

對霸凌者來說,若霸凌事件未被重視與處理,可能會學習到使用「暴力」或是「關係操弄」等方式來處理問題,伴隨這樣的行為模式成長,也有更高的機率演變成犯罪行為。

對於旁觀者來說,其內心同時會有擔憂、焦慮的情緒,擔憂自己成為受凌的對象,同時也可能心懷罪惡感。若霸凌事件未被處理,旁觀者很可能學會用錯誤的方式處理人際問題。

 

三個步驟「聽、停、看」,陪孩子面對霸凌

聽:當孩子發出求救訊息時,專注傾聽、不批判

許多孩子曾在諮商室中訴說「自己不被父母理解」,而這樣的感受時常因為爸爸媽媽在傾聽時「打斷孩子、對孩子表達的事件進行批判、或是太快指示孩子『怎麼做』」而產生。當孩子在分享自己的人際煩惱時,無論是否受到欺凌,都請家長先靜下心聽聽孩子表達的內容。若感受到霸凌因子,則進一步詢問孩子事件的細節,初步判斷孩子參與霸凌事件的可能性。

停:停止孩子受到其他可能的傷害

在瞭解孩子的擔憂後,承諾孩子「爸爸媽媽能保護你」,並且實際協助孩子離開「可能傷害他」的環境。以校園來說,可以與校方合作,讓老師介入處理並保護孩子,若孩子已經非常擔憂、懼怕,甚至出現生理上的不適,也建議可以暫時離開校園,並尋求專業心理醫療協助。

看:與校方合作,看清事情的全貌

形成霸凌事件往往非一朝一夕,在收到孩子的求救訊號後,與班導師或其他家長聯繫,合作了解事情全貌。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,向孩子說明事件的過程。在霸凌事件中,時常能觀察到「孩子因不懂如何處理對人反感的感受」,於是出現「在背後說長道短」,或以「力量」來「制裁對方」這樣的行為。無論是霸凌者或是受凌者,在霸凌事件中都有需要學習之處,而孩子則通過家長、校園的處理方式學習到不同的價值觀。身為家長,聽聞霸凌事件時,是告訴孩子「明哲保身、隱忍就好」、抑或「這是個弱肉強食的世界」呢?這是相當值得我們反思的議題。

 

 

 

>>>>

格瑞思心理諮商所    簡介

前身是「格瑞思心理工作室」,於88年1月19日成立。
走過將近六年的開創階段,終於在93年9月立案通過成為「心理諮商所」。
相信在上帝的恩典中,生命有一條出路,人們可以透過尋找與回應而遇見。
不只重視「個人」與「環境」,也重視容易被忽略的「心靈」議題,
並以英文名字”Grace”─ 「恩典」為服務理念,
扮演專業稱職的陪伴者,陪伴人們尋獲這條出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