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妻間、親子間多少都存在著抱怨與衝突,而在這些情緒的背後,一些沒留意的小地方,常常就形成了感情的致命傷。

你是不是也有這樣想過,為什麼自己都這麼做了,對方卻絲毫不領情?

今天跟柏嘉老師一起來探討關於「改變」這件事。

很多來找我進行心理諮商的人,都是在關係中遇到重大的挑戰,可能是夫妻一天到晚吵架、孩子管不動也說不聽,也可能是暗戀的對象對自己總是不理不睬,在會談進行幾次之後,很多人會產生動力,想要實際做出一些「改變」,此時我會特別留意他們改變的動機是什麼?

如果他的目的是「想透過自己的改變,期待能夠交換到他人的某些改變」,我通常會勸告他先不要著急採取行動,因為行動的結果通常不如預期,反而可能讓他們變得更為痛苦!

這些人可能會這麼想:

「我希望改變自己,這樣孩子比較會聽話」

「我希望能夠脾氣好一點,這樣太太才會肯回來我身邊」

「如果我願意退讓一些,或許太太也才能夠比較退讓一些」

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,上述這些期待都有個前提,就是希望藉由自己的改變、退讓、調整能夠交換到對方也做出正面的回應,但這個預期不一定會實現。

一個因為遭受家暴而離家的太太,不一定會因為先生已經戒酒了,就願意考慮再回到先生旁;一個叨念孩子多年的媽媽,即使開始試著停止叨念,也不見得就能讓孩子開始敞開心房。

我們可以決定要不要改變自己,但不能預期自己改變了,對方就有義務也要做出正面的回應。

如果我們總帶著這樣「交換」的期待,當付出沒有得到回報的時候,就會開始累積「怨」的情緒,覺得自己被對方欺騙了,這個「怨」對關係的殺傷力很強,會讓每一個跟你相處的人都覺得很有壓力,甚至覺得非常痛苦,要是不小心累積過了頭,一次暴發出來,還可能會變成口語或肢體上暴力等嚴重的衝突。

關於改變,有些個案會這麼說:

「我想試著改變自己跟孩子說話的方式,讓自己少發一點脾氣。我希望讓自己放鬆一點,也希望讓兩人的互動中有更多一點開心的時間」

「我比較喜歡自己不發脾氣的樣子!」

「看到他開心我也很開心!」

另一個個案這麼說:

「我開始試著不要一天到晚打電話給她之後,我想要多把時間拿來想想,我怎麼把自己人生過得這麼悲哀,沒有她就什麼都做不了」

「我真想知道,沒有她之前,我是怎麼過日子的?」

如果你的改變目標是朝向「成為自己更喜歡的樣子」,無論對方是否也做出正面的回應,你都能從每個改變的行動中受益,你可能變得情緒更穩定、心情更快樂,自我瞭解更深刻。

如此一來,就不存在「為什麼都只有我在改變?」、「為什麼我做這麼多,他都沒有看見我的努力!」、「真不公平!為什麼都只有我在付出!」這一類的抱怨了!

「外甥從幼稚園回來
說他今天用十張貼紙
去跟其他小朋友
換了兩張貼紙

本來想罵他笨
卻突然想起
以前曾愛過一個人
我幾乎給了全部
卻什麼也換不回來」

最後柏嘉老師用蔡仁偉的〈換〉作結,這首新詩勾起了不少過往回憶,而套用在親子關係之間,是不是也有些感觸呢?

?本文經作者授權同意轉載,原文見以下連結:

隨時接收更多育兒文章 ?

奶熊工作室|整理Byac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