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我們家正進行一場有趣的大冒險,正準備升上三年級的哥哥阿言,要跟剛升上一年級的妹妹阿聆,挑戰自己搭公車去上學。雖然目前還在練習當中,還沒真的放手讓兩個孩子獨自完成挑戰,但這整個過程讓我們全家人都有很多學習與成長,還是跟各位分享。


讓我從這件事的緣起說起,目前兩個孩子都就讀媽媽所任教的私立學校,這個學校距離我們家約15分鐘的車程,搭公車大約8站左右。如果兩個孩子早上要跟媽媽一起去學校,可能早上7點10分就進教室了,我跟太太很捨不得孩子得要這麼早起床;而我這邊也因為常有外地工作,沒辦法每天接送孩子。對此我跟太太討論了很多次,也在家庭會議中邀請孩子發表他們的想法,最終我們決定,乾脆訓練讓孩子自己搭公車上學吧。

這當然是個非常冒險的決定,畢竟兩個孩子分別都只有八歲跟六歲,如果過程中發生任何的變數,例如下錯了站?有個不友善的大人誘騙他們?或是在下車的時候妹妹動作太慢而被獨留在公車上?兩個孩子是否都具備足夠「保護自己」與「解決問題」的能力?真的讓人非常的憂心。但我跟太太都相信,「相信孩子得在孩子相信自己之前,也在孩子證明自己值得相信之前。」有時放手讓孩子嘗試,確實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,但是父母能在提供孩子足夠的訓練之後,帶著信心放手讓孩子去嘗試,孩子也才有機會透過克服挑戰,相信自己真的可以。因此我們決定訓練孩子具備搭公車的能力,提供孩子一個挑戰自己的機會。

第一個階段:熟悉與認識

我們先從陪孩子搭公車上學開始,引導孩子逐步認識公車的路線,也在過程中引導孩子熟悉上車、下車的流程。這個階段大約維持了一個月,等到孩子已經習慣搭公車上學了,我們就進行到下一個階段。

第二個階段:讓孩子主導

讓孩子全程主導整個搭車的流程,週一、週三、週五由哥哥帶隊;週二、週四由妹妹帶隊,過程中我跟太太雖然有陪同,但並不提供意見,讓帶隊的孩子決定上哪一台公車,決定何時下車,過程中如果有意外,兩個孩子也必須自己排除,不能求助大人。這個階段也大約維持了一個月,在陪同孩子練習的過程中,真的非常需要耐心才能夠做到不插手、不介入,讓孩子從嘗試錯誤中學習跟成長。例如某一天早上,媽媽跟孩子上學、上班都已經要遲到了,等了好久的公車進站時,兩個孩子卻顧著聊天,沒有注意到,媽媽都要急死了,卻還是得把嘴巴閉上,眼睜睜看著公車開走。等到哥哥抬頭發現公車已經開走了,哭喪著臉問媽媽:「該怎麼辦?!媽媽!」媽媽才引導他們討論:「如果錯過了公車怎麼辦?」事後回想起來,雖然孩子錯過了一班公車,上學也遲到了,這次犯錯卻有效地提高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,其實也是個很有價值的經驗。

除了從實際體驗中學習,我們也會利用定期家庭會議的時間,討論各種虛擬的狀況該如何排除,並拿著布偶實際演練,想要提高孩子隨機應變、自我保護的能力。例如:「有怪叔叔拉著妳的手不讓妳下車怎麼辦?」、「如果不小心坐過站怎麼辦?」、「如果不小心坐錯車,被載到了一個奇怪的地方怎麼辦?」

接下來我們會進入到第三個階段,我們的計畫是讓孩子自己搭上公車,大人則是騎著摩托車在公車後面跟著,確保孩子有安全下車,才騎車離開去上班。等到這個階段也順利完成,孩子應該也已經具備獨自上學的能力了。

我猜有人看到這裡,一定會覺得這整個練習的過程好麻煩阿?!不過就是15分鐘的路程,直接騎摩托車接送孩子不就好了,為什麼要花費這麼多的心力,訓練孩子坐公車呢?這可能跟我們家的價值觀有關:「我們與孩子互動時,考量的並非是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一件事,而是如何利用各種機會,引導孩子從完成一件事中學到某些能力」,畢竟可以陪孩子面對未來人生的,不是父母,而是孩子身上所具備的各種能力。

第三階段,學會放手

八歲的哥哥阿言帶六歲的妹妹阿聆,要嘗試全程自己搭車,做爸爸的我騎車在公車後面護送,直到確認他們進入學校為止。只要這個階段的練習結束,孩子就真的得自己上學了。

上車前我跟妹妹確認:「阿聆!請告訴我,如果妳發現自己來不及下車怎麼辦?」

阿聆:「那我可以在下一站下車,然後自己走回來原本該下車的地方!」

我轉頭問哥哥:「阿言!我們再複習一次!待會搭車時要注意什麼?」

阿言:「我們兩個人要坐在或站在一起!還有下車的時候,要讓妹妹先下車,我再下車!」

(我反覆確認了幾個情境!確認兩個孩子都能掌握了!)

我:「很好!爸爸說的你們都有記得!」、「謝謝阿言!如果不是有你在旁邊,我也不會放心讓妹妹可以自己搭車!」、「爸爸相信如果有任何狀況,你可以跟妹妹一起解決處理!」

阿言露出帥氣的笑容回答:「不客氣!」、「如果沒有我的話,現在也不會有妹妹阿!」

我疑惑的問:「怎麼說?」

阿言:「不知道爸爸你記不記得,你以前帶我們兩個出門時,把妹妹搞丟過很多次,最後都是我幫忙找回來的!」、「如果沒有我的話!妹妹都不知道被你搞丟幾次了!」、「妹妹交給你才讓人不放心呢!」

我:「你說得沒錯!我無話可說……」

好不容易公車終於來了,兩個孩子上了車,我則騎機車尾隨在公車的後面。過程中我騎車經過他們的公車旁邊,可以瞥見車上的兩兄妹似乎聊得很開心,然後我提前到了校門前,看著公車進站,他們帶著微笑走下公車,然後跟我揮手道別走進校園。

看著他們的背影,我突然意識到,其實這兩個孩子並不需要我騎車護送,因為他們已經長大到可以輕鬆做到這件事了。真正需要這個護送階段的其實是我自己,我要透過護送他們一段時間,才能降低我真的要放手的焦慮。

 

?本文經作者授權同意轉載,並經編者編排過,原文見以下連結:

隨時接收更多育兒文章 ? 加入好友

奶熊工作室|整理Byac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