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萬聖節的起源,據信可以追溯到好幾世紀以前的英國,跟鐵器時代凱爾特人的「薩溫節」(Samhain,發音’sow-in’)有關。

凱爾特人從10月31日開始,便會慶祝三天的薩溫節新年,歷史學家認為這就是「現今萬聖節」最早的雛形,但因為沒有留下任何文字紀錄,也難以百分之百確定。

薩溫節這一天,是夏季的結束,收成季節的結尾,也是冬天的開始。每年的這個時候,凱爾特人相信,死去的幽靈和鬼魂會回來看訪在世的生者,而陰陽兩界之間的界線也將在這個夜晚變得模糊。幽靈鬼魂會來造訪陽間,其中當然也可能會有惡靈,因此人們將自己裝扮成鬼怪的模樣,並在夜晚點燃火炬和燃放篝火以遏阻死神和惡鬼。

一兩千年過去了,這項習俗也融合了不同的文化,漸漸形成了現今我們熟知的樣子。

Halloween一詞的由來

八世紀中葉,教宗額我略三世(Pope Gregory III)將紀念所有忠誠的聖者和殉道者的「諸聖節」(也作「萬聖日」、「萬聖節」,All Saints’ Day或All Hallows’ Day)從5月13日改到11月1日。如此一來,基督教的萬聖日就和薩溫節在同一個時候了,10月31日也變成了「萬聖日前夜」(萬聖夜,All Hallow’s Eve),講久了就變成Halloween了。

Jack-o’-lantern南瓜燈的傳說

關於南瓜燈有個有趣的傳說,相傳在愛爾蘭有個叫Jack的男子,有一天邀請惡魔喝酒,喝完了沒錢付賬,Jack就說服惡魔變成錢幣來讓他付酒錢,結果Jack並沒有拿惡魔變成的錢幣去付賬,反而用一條銀紙將惡魔封印,讓惡魔出不來。後來惡魔答應Jack一整年都不嚇他,Jack才放惡魔出來。

第二年的萬聖節,惡魔又答應不會騷擾他,但一年還沒過完,Jack就去世了。死後,天堂因為Jack的吝嗇不收留他,地獄因為Jack戲弄惡魔也不收留他。無處可歸的Jack只好不停地在人間遊盪,惡魔給了他一小塊炭火照路,他便將這一小塊炭火放入打了很多洞的蕪菁,好讓炭火能夠燒久一點,就這樣提著蕪菁,不斷地走著。

後來蘇格蘭人便模仿這個傳說,挖空大頭菜,放入蠟燭;愛爾蘭人則是用馬鈴薯或是大頭菜;英格蘭則用甜菜。後來移民到了美國發現一個更好用的材料——南瓜。因此現在的「傑克燈」大都使用南瓜。

Trick or treat! 不給糖就搗蛋!

據說起源一樣來自愛爾蘭,古時候的愛爾蘭人,相信在萬聖節前夜鬼魂會群集於居家附近,並接受設宴款待。「宴會」結束後,人們就自己扮成鬼怪,引導鬼魂離開,避邪免災。同時,人們也都會在屋前院後擺設一些水果及其他食品,餵飽鬼魂,而不至於讓鬼魂傷害人類和動物,或者掠奪其他收成。後來這習俗一直延續下來,就成了孩子們取笑不慷慨之家的玩笑。

另一種說法一樣源自英國和愛爾蘭地區,人們會挨家挨戶,用一首歌或一場舞蹈換取小麵包和「靈魂蛋糕」,並替死者禱告做為交換,這些蛋糕象徵「好運」和「靈魂從煉獄中解放」。

以下再推薦2分鐘動畫,快速了解萬聖節的由來喔!

萬聖節,對於爸爸媽媽來說可能是大型勞作發表日,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是一場大吃糖果同樂會,在這一天,我們不妨也告訴孩子萬聖節的故事,讓小孩對於異文化有更多了解喔!

 

隨時接收更多育兒文章 👉 加入好友

參考資料:

BBC:All Saints’ Day

BBC:萬聖節「裝神弄鬼」嚇人的原因

維基百科

舊金山大紀元:你知道萬聖節南瓜燈和面具化妝的由來嗎?

天下雜誌:認識異文化/萬聖節不給糖就搗蛋的習俗哪來的?

奶熊工作室|整理Byac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