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曆12月30日的除夕夜,台灣人有吃「年夜飯」的傳統習俗,又稱為「圍爐」。

當天家裡所有老幼都聚在一起吃飯,身處外地的家人也必須趕回,以合團慶吉祥的意義。

 

圍爐源自於古人桌下置一火爐,火爐四周再放置多枚錢幣,象徵闔家團圓,

而爐中之火必須熊熊燃燒,代表一家興旺之意,這火爐就是「圍爐」一詞的由來。

現代人則大多在桌上放置火鍋代替, 圍爐吃年夜飯時,用餐時間最好慢慢的吃,有長長久久的意思。

而且不同的年菜更是代表著不同的特色與意義,

像是台灣圍爐必吃的「長年菜」有煮不爛的特性,

因此象徵著長命百歲,吃的時候不可切斷要整葉吞食;

吃魚則不能吃完,要剩餘才會「年年有餘」;

吃年糕取其諧音,有「年年高昇」的意思;

菜頭台語音為「菜頭」,有著「好彩頭」之意;

其他還有吃雞「起家」、肉圓「大團圓」、韭菜「永久」、蘋果「平安」等,

另外元寶也就是餃子,代表著招財進寶。

過年一定要嚐嚐這些帶有喜氣的年菜,這樣才吉利。

 

而現在也有不少基金會協助弱勢家庭舉辦圍爐餐會,讓他們也能享有圍爐團聚的溫暖。

可以搜尋:「圍爐 捐款」 就會有一些募資的相關介紹

像是有:大手牽小手圍爐好過年2018童心協力經濟弱勢新移民家庭新春圍爐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

 

一起以實際的行動陪伴弱勢朋友,過個暖心的新年吧!

 

 

 

奶熊工作室 整理/編輯者 | Sayak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