👉 歡迎加入奶熊telegram 

月經來,肚子超痛,小心可能是子宮肌瘤悄悄長出來了 !

子宮肌瘤好發於正處生育年齡的女性身上,小至像紅豆般大小、大至像小玉西瓜一樣大,但因為臨床的症狀不明顯,通常要長到7~8公分大,才有可能壓迫到其他器官,不然很容易就被忽略。在超過40歲的女性中,約有一半都有子宮肌瘤,雖然是常見的疾病,但也不代表可以輕忽它!

 

 

常見子宮肌瘤的症狀 |

1.經期症狀異常

有些子宮肌瘤不一定會有很明顯的症狀,但在經期時就可能會導致腹部絞痛、血量過多、經期較頻繁或異常出血的狀況,出血量過大就必須要注意了,如果失血過多,會導致慢性貧血,更容易昏倒、感到疲倦。

 

2.壓迫器官症狀

有些子宮肌瘤因為體積過大,壓迫到其他器官,像是膀胱、直腸、神經…等,導致頻尿、便祕或是下背痛…等問題,也可能因為體積過大,佔據子宮的空間,導致懷孕流產、胎位不正、早產…等,多數會影響到生理的子宮肌瘤,就必須考慮切除,避免對身體造成更多危害。

 

子宮肌瘤3型態 |

根據子宮肌瘤所存在的位置,對女性造成的影響也會不同,可分為三種:子宮肌瘤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圖片來源:全民健康基金會

 

1.黏膜下肌瘤

這種類型的肌瘤是由子宮內膜下層往子宮腔生長、突出,也是最容易造成經期大量出血的一種肌瘤。

 

2.間質肌瘤(肌肉層肌瘤)

間質肌瘤長在子宮肌肉層中,是最常見的肌瘤,通常臨床症狀也不明顯,除非長太大壓迫到器官、導致身體不適,檢查後才容易察覺。

 

3.漿膜下肌瘤

漿膜下肌瘤跟黏膜下肌瘤最大的不同是,漿膜下肌瘤是往子宮外面生長,生長空間較前兩種大,若沒定時檢查也沒症狀,跟間質肌瘤一樣,除非長太大壓迫到器官,造成頻尿、便祕…等症狀,不然很不容易察覺,也會讓人有變胖的錯覺,而不是長了子宮肌瘤。

 

「子宮肌瘤」名稱聽起來嚴重,但屬於良性腫瘤,治療原則只要沒有產生症狀、沒有造成不適或身體影響,基本上不太需要治療,只要定期回診婦產科做追蹤檢查就好;醫師也提醒,子宮肌瘤約有99.8%為良性,僅有0.2%為惡性腫瘤,而且有部分子宮肌瘤會隨著女性停經後而縮小,不影響日常生活及生理機能,就不需要考慮治療。

 

四招降低子宮肌瘤發生機率

雖然目前還沒有研究出怎麼會長出子宮肌瘤,但一般推測子宮肌瘤的生成跟雌激素有關,小編分享4招,雖然不能完全避免、但可以降低子宮肌瘤生成的機率唷!

  1. 均衡飲食
  2. 避免熬夜喝酒
  3. 保持規律運動
  4. 減少使用塑膠製品

其實要養成健康的身體,真的不外乎就是保持均衡的飲食,少吃油炸、高熱量、精製糖、澱粉…等食物,然後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與運動習慣;還有一點就是減少使用塑膠製品,因為塑膠製品含的塑化劑,會影響人體荷爾蒙的分泌,可能會間接影響到子宮肌瘤的生成哦。

 

 

子宮肌瘤治療方法 |

子宮肌瘤依照大小、症狀、位置不一樣,醫生診斷需要的治療也不一樣,有些沒有症狀、壓迫性的子宮肌瘤,其實只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回診追蹤,並不需要直接切除或服藥,也沒有做手術的必要性,根據子宮肌瘤大小、程度不同,治療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種:

 

1.藥物控制

吃止痛藥、避孕藥控制,主要是治療子宮肌瘤帶來的經痛、出血過多…等症狀,可以減少出血、經痛,但沒有直接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;另一種則是子宮內投藥系統,可以在子宮慢慢釋放黃體素,讓子宮內膜萎縮,但對子宮肌瘤的大小,同樣也不會有影響。

子宮肌瘤可用藥物控制緩解症狀

 

2.血管栓塞

血管栓塞是一種侵入性的治療,治療方法是放導管到子宮肌瘤的動脈分支,再讓血管阻塞、無法提供子宮肌瘤營養來源,通常會使子宮肌瘤變小、萎縮。

 

3.切除手術

手術又可以分為兩種,一種是切除子宮肌瘤,另一種是直接切除子宮;切除子宮肌瘤手術顧名思義,就是只把子宮肌瘤切除,保留生殖能力,但手術可能會在子宮留下許多疤痕組織,嚴重還是會導致不孕,又或者再度長回子宮肌瘤;而另一種就是將子宮全部切除,雖然是一勞永逸的方法,但之後沒辦法受孕,而且像這種手術還是會有潛在的風險,須做好評估再決定。

 

現今因為大環境的改變,不管是早熟、壓力過大、環境荷爾蒙…等因素,導致長子宮肌瘤的女性越來越多,雖然屬於良性腫瘤,但也不能忽略身體的一些症狀,例:經痛、血流量大、頻尿…等,可能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,建議大家如果身體有任何不適,盡早就醫找出問題的根源,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。

 

 

 

點我領取讀者專屬免費20天運動會籍和伸展動作電子書

 

 

隨時接收更多育兒文章👉 

資料來源:World Gym Blog

此篇為奶熊編輯室 x Word Gym Blog合作授權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