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小兒腎病症候群」為常見的小兒慢性腎臟病,常見於2到6歲的兒童,且男生多於女生。腎病症候群會有嚴重的蛋白尿,合併水腫、低蛋白血症及高血脂症,多半是慢性腎臟炎引起的。
此病症最明顯的症狀是水腫,大多位於眼皮四週、陰囊及下肢,較大的小朋友可能會覺得四肢有緊繃的感覺,大部分多以體重的增加來表現;也常有倦怠、嗜睡、食慾差等症狀,可能是因為尿液裡流失大量蛋白質,而引起血液中白蛋白濃度下降,血管內的水份會滲出血管外造成水腫。
血中蛋白不足,嚴重者會出現肋膜積水、腹水、血壓降低,甚至休克。血中膽固醇也會升高,這導因於體內蛋白大量流失,肝臟不但需要大量製造各種蛋白,也合成許多膽固醇,使膽固醇的濃度可達到正常的數倍至十倍以上。然而只要病情得到控制,膽固醇也隨之恢復正常。
此外,病人極易發生感染及因血液凝結異常,產生血管栓塞。小孩子的腎病症候群有很多病因,其中腎絲球的微細膜變化(minimal change)佔了百分之八十,值得注意的是:此類病童的腎臟功能正常,只要與醫師好好配合,預後的結果是良好的。
而治療與飲食上需注意的事項包括:
(一) 每日量體重及腹圍,並記錄輸出入量。
(二) 使用類固醇:可壓抑體內不正常的免疫功能,達到控制尿蛋白的效果。 但使用類固醇期間免疫力會降低,應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,以防感染。
(三) 如果尿量減少出現嚴重的浮腫,必須臥床休息。適度的使用利尿劑,並配合施打白蛋白。
(四) 為了防止浮腫和高血壓,飲食要均衡,蛋白質適量即可,不需刻意提高蛋白質攝取,採低脂飲食、避免油炸食物,以免增加腎臟的負荷量。
(五) 急性期水腫嚴重時應限制鹽份、水份之攝取,採低鹽飲食。
(六) 補充維生素:對於有長期持續性蛋白尿或飲食不平衡者,可考慮補充維生素。
(七) 依醫師指示服藥,勿中斷藥物,並定期返院檢查。
部分資料來源:高醫醫訊 / 台大醫院小兒部 衛教資訊
奶熊工作室 整理/編輯者 | Sayak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