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新型冠狀病毒最近沸沸揚揚,先前有專家指出病毒的宿主指出是蝙蝠,讓人不禁想起SARS的情況。

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近日也接到不少民眾詢問「如何驅趕蝙蝠」,對此學會在網站與粉專上即做出說明:

  • 自10年前SARS之後,政府與學界就已展開合作,監測台灣蝙蝠
  • 近5年的監測並未發現台灣蝙蝠體內有人畜共通的冠狀病毒
  • 不是所有的蝙蝠身上都有冠狀病毒
  • 蝙蝠身上的病毒要直接傳人並非容易的事

蝙蝠的妖魔化

蝙蝠可能會傳播新近具致命風險的傳染病的想法奠基於 2002 年爆發的 SARS,那年造成了世界恐慌,Science 雜誌首先開了第一槍,在一篇名為「 蝙蝠是類 SARS 病毒的自然宿主」的研究宣告中,認定蝙蝠是全球公衛的威脅。自此之後陸續出現許多聳動的標題。直到2017年,National Public Radio仍有一篇標題為「為何致命病毒正在增加中」的報導,也把蝙蝠描述為「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之一」,並警告說「當蝙蝠凌空而起時,伊波拉病毒可能正隨其排遺落上你肩頭」。

但野生動物保育學家Dr. Merlin D. Tuttle已在〈Give bats a break放過蝙蝠吧〉說明,是對蝙蝠及傳染病的領域深入探究,那些說法都不攻自破。

至於蝙蝠為何這麼受到科學家的關注呢?

原因是因為蝙蝠身上有太多的優勢可以讓各式各樣的病毒寄宿,加上是唯一會飛行的哺乳類,不受地域限制。但其實其他生物和蝙蝠一樣都能攜帶可怕的病毒,不過蝙蝠身上的病毒是甚少傳播的。

台灣的蝙蝠很安全

農委會防檢局長杜文珍表示,近五年來的監測,未從蝙蝠體內發現狂犬病毒,以及人畜共通的冠狀病毒。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也表示,這些冠狀病毒的檢測取樣自蝙蝠的排泄物及口水,也就是說如果你不要去蝙蝠洞或蝙蝠棲息的地方,不要抓蝙蝠,是沒有機會接觸到的(當然吃蝙蝠的人跟抓蝙蝠的人就不在安全考量名單中)。

如果家中有蝙蝠棲息,不需要去趕走牠們;發現受傷的蝙蝠,請先戴上工作手套(棉質手套),更好的方式是先戴上一層橡膠或塑膠手套再套上工作手套,避免蝙蝠因為緊張而咬到你,這樣的作法可以避免與野生動物直接接觸。

網路上充斥著真真假假的消息,請記得病毒在任何生物上都存在著,想多理解事情的因果關係,我們就只能多方查證,勿先入為主地評斷,關於蝙蝠相關資訊可至以下查詢:

台灣蝙蝠學會

台北蝙蝠保育學會

黃金蝙蝠生態館

蝙蝠資訊站

泛科學

隨時接收更多育兒文章 ? 加入好友

參考資料:

環境資訊中心:冠狀病毒是蝙蝠的錯? 防檢局長:近五年監測顯示,台灣原生蝙蝠不具感染人能力

黃金蝙蝠生態館:放過蝙蝠吧 ! (Give Bats a Break)

黃金蝙蝠生態館:武漢冠狀病毒導致更多蝙蝠倉促成為代罪羔羊

蝙蝠資訊站:發現 / 撿到蝙蝠

奶熊工作室|整理、撰寫Byacing